LOADING...

加载过慢请开启缓存(浏览器默认开启)

loading

我的笔记应用历史

Notepad/Word

txt 格式

最开始拥有自己电脑的时候,还是属于 Windows XP 的时代,作为一个电脑小白,每次只要需要记录东西就是打开 notepad 或者 word,开始一个字一个全拼音,再配合 page up/down 慢悠悠上下查找。记录的文档也很容易随着时间推移而找不到。

doc 格式

随着电脑知识的了解,当时三大热门 word/ps/flash 被网络坑爹地宣传为电脑高手必备技能,也就跟着学 word 制作富文本的小说或者网络摘抄。现在想想,笔记没记下来,笨笨的记忆却保留至今。

Palm/Pocket PC

那个时代,虽然有智能手机,但他们的智能,只是体现在不仅仅能打电话这么一个噱头,掌上电脑那玩意才算得上是那时的智能设备终端。玩过 Palm 和 PPC 的许多应用,基本都忘记名字了,大概可以分成三类:

  • 笔记集类
  • 手写类
  • 数据库类

当时各大论坛技术党都极力提倡的数据库记录信息,可惜我才疏学浅,并不能掌握到真谛。

Tomboy

这是我开始玩 Linux 的时候,系统默认自带的,当时觉得不用自己创建文件,很是先进和方便。但是功能基本没有,也不支持树状结构组织,迁移更是大问题。

Xournal

其实在使用 Xournal 之前,我还使用过超星、阿帕奇等国产阅读器,在上面做笔记,只不过他们没有 Linux 版本,而 Wine 在当时的效果是相当的差。但是 Xournal 功能虽然强大,使用好几次都不能得心应手,就放弃了。

Cherrytree

我大概是这时候成为程序员的,第一次发现可以记代码片段的笔记,新鲜感十足,不过当时实在太多 bug 给劝退了,动不动就闪退。

Zim

这是我使用 Gentoo 作为主力系统的时候发现的笔记软件,我那个时候算是 Gtk 粉,USE 是直接 -qt -kde,Gtk 有 Zim 这种质量的软件是很令人兴奋的,基本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用它当笔记系统。

WiKi 语法

WiKi 在当时很是热门,所以也催生出很多 WiKi 语法的笔记应用,Zim 便是其中之一。它本身扩展性也很优越,对 tex 和 r 等都有很好的支持,除了同步问题,它确实算是高质量知识库软件。

Basket Note Pads

在十年后的今天,像 Notion 等基于块的笔记一下子就大火起来,殊不知久远的当时,就已经有基于块的笔记。首遇 Basket,真是惊艳到我,我第一次见到那么灵动流畅,还极具美观的笔记应用,刷新了我当时对 QT3 和 QT4 的认知,自此抛弃了 Gtk,USE 转为 -gtk

虽然它在当是有很高的颜值,但是缺乏对代码和公式的支持,加上迁移的问题,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FreeMind/VYM/XMind

思维导图也是曾经很火的东西,市面上相关的书也层出不穷,概念玩得一个比一个离谱。当时 Linux 下也有几款垮平台工具,但用下来,感觉就是理清大纲和思路,并不适合代替古老的笔记,充其量是给基础培训或者内嵌入到笔记中比较合适。

TheBrain

现在的 TheBrain 已经和开始版本的相差甚远了,它也算是思维导图工具,只不过它当时远近景的拉伸特效,再炒作一些概念,让我觉得很高大上。

Texmacs

由于常年习惯于 Emacs 或者 Vi 的键位,所以也希望笔记应用能有一样的键位,也是这时候发现 Texmacs 这款宝藏软件的。当时 Tex 有个流行的概念叫“做所想即所得”,声称理念比“所见即所得”要领先得多。可是我的个人体验,“所想即所得”并没有(如 Lyx)”所见即所得“(如 Texmacs)那般来的符合情景。对于内置画图和 Tex 公式的支持,使它很容易成为理科笔记应用的唯一选择:

但是缺乏对代码和外部组件的支持,很难在工科笔记方便有好的适应。加上富文本和附件管理也其实不如其他应用,所以在文科艺术等类型的笔记也难以发挥其能力。

tm 格式

Texmacs 本身的文档是 Tex 的变体,tm 格式如 doc 格式一样是归档型的,不会像 Tex 一样文件到处乱糟糟,但是缺点是只有 Texmacs 才能识别,没办法迁移。tm 格式虽然可以导出为 md 和 tex 格式,但是效果却很差。

Emacs

org 格式

使用 Emacs 久了,难免就会有 all in one 的思维。在知道 org-mode 和“文学编程”的后,也被它们的理念所折服,所以基本后面关于技术的笔记都是使用 org 格式的。大纲式的记录,代码块的潜入和演示:

但是 org 格式一直只在 Emacs 下发光发热,最终笔记有点像是 emacs-only 的,很难有广的适应。

dot 格式

其实 dot 格式并不是用于笔记文本记录,它是像 xml 标记性语言一样的 graphviz 使用的格式,不过在 emacs 下编写 graphviz 相当舒服,当时主要是要代替思维导图:

Calibre EBook-Editor

做笔记看似很简单,其实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我开始怀疑记录笔记的实用性,所以我就换种思路,直接在元文档上操作,还是保留有原文档的上下文。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的 pdf 和 djv 格式都非文字版,记录和查找检索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于是只能作用于 epub 格式的文件,后面发现,这样的笔记不通用,效果也远不如想象中那样,还他喵更耗时间。

印象/Evernote

那个年头,印象笔记风风火火的来,随着电脑增多和手机的发展,我发现自己也对多平台同步的需求格外迫切。但是低网速,低容量,可迁移性,内容格式限制等因素,最终还是没法接受这种类型的笔记应用。

Web Clipper

后面印象推出了网页剪藏,这个功能我非常喜欢,剪藏了很多资料,但只能局限网络的资料,本地的就毫无办法,再加上剪藏能保留格式,但是并不方便统一整理,所以我也只能告别,后面其他笔记有类似弱化版的功能,其实我都知道对于我并不实用。

Wiznote

印象笔记虽然支持多端,但是并不包含 Linux。这时候我被国产 Wiznote 支持 Linux 和 md 通用格式吸引过去了。但是体验一番后,md 的 editor 足够的普通,没有半点吸引力,流量感觉有点乱计,就直接进入黑名单了。

Spacemacs

md 格式

年龄大了,就不太喜欢折腾,喜欢那种开箱即用的东西,所以现在用 Emacs 都是定制版的 Spacemacs。这时候 md 格式的文件已经算是一种通用标准的文本了,各种代码托管网站也都是直接就可以预览的。所以我开始放弃本地以 org 格式的文件,转为简单易学的 md 格式,配合 vmd 可以非常粗糙地实现“所见即所得”。

Typora

简单即美的概念一直都是深入人心的,但是真正能肉眼看到的,确是极少,很多时候还是得是绚丽的设计才能吸引人的眼球。Typora 就是这么一款简单即美的应用代表,让我能忍受没有 Emacs/Vi 的键位写作的简单 md 编辑器:

但是在双向链接流行的今天,简单的编辑器还是很难作为知识库的替身。

Drawio

虽然前面是以 dot 格式来写图的,又自己本身决定的排版在大多数场景下都非常好,但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特定坐标,就特别麻烦,而且和别人交流,这种工具画图要比 dot 代码写图来得妥当,Drawio 还有手绘风格特别有趣。

Notion/Wolai

一开始也是被各种营销噱头吸引到,大部分也是为一个文档花大时间美化而已,块啊双向啊,数据库啊,内容组织管理啊,也多半是肝帝不具复用性的个人秀,当然并非所有都如此。个人体验,Notion 的功能和效果要优于 Wolai,但是后者作为国产,胜在速度更佳,最终我选择 Wolai 当多平台同步来记录日常琐碎和临时备注。而事实证明,信任某些所谓的国产,终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这么多年 Wolai 功能还是极其不稳定的,如列表的拖动消失问题,直截了当的一个背刺,果断放弃。

Obsidian

在使用 Obsidian 之前,我其实一直都在了解别人如何实践各种笔记法,如卡片笔记法。看到 B 站很多请各种笔记大佬说出唬人的概念,然后他们实践的结果却是基本是所有非同类产品化的笔记都有的功能,如打标签。或许笔记最重要的,是他们理念里头那个他们觉得不起眼却反复提及的东西,不断整理和温故知新。Obsidian 的 md 格式加上双链可以代替 WiKi 语法的 Zim,作为知识库的记录,加上 Vi 的键位,加上代码托管网站的即使预览,换个皮肤,体验是相当不错。